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083500)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诚实守信,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软件工程高级人才。能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行业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系统地使用软件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研究并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理论及技术问题,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
二、培养方向
1. 软件智能化技术
该学科方向立足软件产品及智能化需求,研究复杂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智能化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解决智能软件开发中的抽象概念模型生成、领域软件工程、自动推理框架、分类预测等问题。
2. 软件工程与服务
该学科方向基于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应用软件工程新方法和技术及支撑环境,重点围绕脑科学、虚拟现实场景、互联网音频大数据检索、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云平台数据存储、软件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升软件服务质量。
3. 信息与大数据工程
该学科方向在软件理论及软件工程的支持下,结合信息与大数据理论,开展涉及数据的规划、感知、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挖掘、可视化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数据集成共享,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研究。
三、修业年限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修业基本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4年(非全日制5年),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9学分(课程24学分,培养必修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公 共 课  | 
    xgg001  | 
    学术英语  | 
    90  | 
    4  | 
    01  | 
   
   
    sgg001  | 
    高级英语  | 
    90  | 
    4  | 
    01  | 
   
   
    sgg00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01  | 
   
   
    sgg008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01  | 
   
   
    sgg005  | 
    矩阵论  | 
    60  | 
    3  | 
    01  | 
   
   
    sgg006  | 
    数理统计  | 
    60  | 
    3  | 
    01  | 
   
   
    xgg031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 
    32  | 
    1  | 
    02  | 
   
   
    xgg033  |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 
    16  | 
    0.5  | 
    02  | 
   
   
    xgg034  | 
    艺术体育体验与鉴赏  | 
    16  | 
    0.5  | 
    02  | 
   
   
    专业 核心 课  | 
    s0280101  | 
    软件体系结构  | 
    32  | 
    2  | 
    01  | 
   
   
    s0280102  | 
    大规模领域软件系统  | 
    32  | 
    2  | 
    01  | 
   
   
    专业 选修 课  | 
    s0280103  | 
    复杂系统理论基础  | 
    32  | 
    2  | 
    02  | 
   
   
    s0280104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32  | 
    2  | 
    02  | 
   
   
    s0280105  |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 
    32  | 
    2  | 
    02  | 
   
   
    s0280106  |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  | 
    32  | 
    2  | 
    02  | 
   
   
    s0280107  | 
    [英]软件需求工程  | 
    24  | 
    1.5  | 
    02  | 
   
   
    s0280108  | 
    [英]数据可视化技术  | 
    32  | 
    2  | 
    02  | 
   
   
    s0280109  | 
    人工神经网络  | 
    32  | 
    2  | 
    02  | 
   
   
    s0280110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2  | 
    02  | 
   
   
    s0280111  | 
    脑科学及其研究方法  | 
    24  | 
    1.5  | 
    02  | 
   
   
    s0280112  | 
    大数据分析   | 
    24  | 
    1.5  | 
    02  | 
   
   
    s0280113  | 
    [英]高级人工智能  | 
    32  | 
    2  | 
    02  | 
   
   
    s0280114  | 
    大数据编程技术  | 
    32  | 
    2  | 
    02  | 
   
   
    s0280115  | 
    高性能计算及应用  | 
    32  | 
    2  | 
    02  | 
   
   
    s0280116  | 
    数据科学统计基础  | 
    32  | 
    2  | 
    02  | 
   
   
    s0280117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32  | 
    2  | 
    02  | 
   
  
 
 
 
 
五、培养环节及要求
根据学校有关管理文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他必修环节要求如下:
(1)学术活动(1学分):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并按时上交心得体会,同时积极参加课题组要求的学术活动(含国内外学术交流)。
(2)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学分)、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0.5学分)、艺术体育体验与鉴赏(0.5学分)。
在研究生院指定的网络课程平台学习,具体安排见研究生院网站,在此基础上,由导师再进一步指导学习。
(3)科研训练与实践技能(2学分)
科研训练与实践技能是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导师根据软件智能化技术、软件工程与服务、信息与大数据工程不同研究方向,设计科学有效的科研训练体系,学生应参与导师规定的科研实践等相关技能训练,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学院对研究生科研工作过程实行全面管理和质量评价,并于论文答辩前进行科研能力考核。
(4)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中期检查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均须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六、答辩及申请学位条件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按照《9227新葡的京集团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管理办法》执行。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在校生)答辩资格:(1)学位论文评审通过(2)答辩前论文修改情况通过导师审核。
根据学校有关管理文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须符合《9227新葡的京集团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还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外语条件:英语6级成绩须至少达到350分或托福80分或雅思5.5分。
2. 科研条件:从入学到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B 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高水平学术会议”进行口头报告且全文正式出版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
 
确认标准及统计办法:
(1)学术成果必须与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 
(2)学术论文必须以“9227新葡的京集团”为第一署名单位;授权发明专利第一专利权人必须为“9227新葡的京集团”;论文作者或专利申请人中必须包含研究生的导师。 
(3)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以 1 篇计;硕士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硕士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获批的授权发明专利均以 1 篇计。其中,硕士研究生在“顶级学术期刊”、“A 类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以 1 篇计;在“B 类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以 1/2 篇计。